森夜

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也可以不是。

停止拍脑袋

我们人在做某些决策的时候总会有拍脑袋的倾向。

什么是拍脑袋,简单地说就是只用思考就把问题给解决了的一种形式。那么很多人会问了,既然是通过思考,为什么说拍脑袋不好呢?其实是因为这里的思考是假思考伪思考,并不是通往解决问题的最终途径。在这一类的思考过程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把一类事物的因果向另一类事物上迁移。举个例子,我们小时候都做过眼保健操,我家孩子以前还参加过一个眼保健操比赛。我们做眼保健操的目的是保护眼睛,但是做眼保健操真的能保护眼睛吗?在创建眼保健操这个制度的时候,如果能用科学的办法去验证眼保健操到底能不能保护视力,之后再决定是否施行政策,是不错的办法。前几年科学家做过对照试验,研究眼保健操对小孩子的视力保护究竟有多大的积极作用,结果表明,比起眼保健操,出去晒晒太阳更能保护视力。这是控制变量对照实验的结果,我认为可信度非常高,所以能够以此判断制定眼保健操制度也只是一个拍脑袋的行为:“手脚的肌肉的疲劳经过按摩就可以得到缓解,那眼睛不是一样的道理吗?”“做眼保健操的时候能够按到眼睛上的穴位,这样不是可以保护视力了吗?”但是反过来想,国外的小孩子近视率远低于国内,难道是因为先天的优势或是更好的眼保健操方法吗?也许就是因为晒太阳晒得多呢?其实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这正反两种说法逻辑上都是讲的通的,拍脑袋解决不了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科学了。被科学的方法验证有效的自然就是正确的,而其他的只能说是仅仅是在逻辑上成立的。

我为什么要在第一节课说这些东西,就是因为在生活中,有数不清楚的“拍脑袋误区”。比如说是非常简单的“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大家这辈子也应该听过很多遍了,很多人的确在成功之前遭遇了无数的失败,甚至在各种的文艺作品和数不清的媒体中都在宣传这一观点。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胡老师在2017年发表了关于“胜利者效应”的论文,结论是,大脑中的神经会让之前胜利过的人可以更容易地获得之后的胜利。所以,在生理层面上,失败不能引导向成功,如果真的要对这句话予以一定的肯定,只能说有可能是失败带来的经验比成功更难忘记,所以大家会认为失败对自己更重要,这也是很多创业成功的人在回顾自己的成功时会着重讲到自己失败的原因。

在学习科学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学的思维。如果拥有一个一级棒的脑袋和逻辑就能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那只能说明那个问题不够“复杂”。心理学系的学生,包括所有专业的学生,我希望你们今后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停顿想想,我的结论是否只是拍脑袋的逻辑,或者是科学的结论。拥有思想能节省不少我们试错的成本。

(整理自一位心理学学者的课堂发言)


评论
热度(7)

© 森夜 | Powered by LOFTER